“从月入4万到月入400,再也不翻白眼了。”
在免税店柜员频遭调侃的当下,没想到笔者最近还能刷到,韩国免税店柜姐态度恶劣的帖子。
发帖人称,结账的时候店员服务态度恶劣,甚至不问要不要袋子,丝毫没有考虑买了的东西该怎么装的问题。
当客人主动问起要袋子,柜姐还说袋子是要付钱买的,好像生怕发帖人给不起一个袋子的钱似的。
结合最近韩国免税市场现状,笔者不由得推测,这个店员估计是想着破罐破摔了,甚至可能已经做好了转行的准备。
因为最近韩国免税市场可不是一般的低迷。
01
韩国免税市场遇冷
韩联社报道称,今年上半年免税店的销售额约为7.4万亿韩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3.8%。
同比增长虽说显得好看,但对韩国市场来说,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。
因为去年的表现,是这几年来最差的。
2023年韩国免税业务收入约为13.7万亿韩元,低于疫情刚暴发的2020年。
而与同期游客数量增长一对比,销售额的增长率更是远远落后,不值一提。
今年上半年,韩国接待了770万外国游客,比去年同期增长73.8%。
游客多了,但收入并没有变多,整个市场业绩惨淡,免税零售商被逼得已经在计划让员工“自愿退休”了。
由于去年Q3到今年Q1一直出现营业亏损,韩国龙头免税零售商乐天免税于6月宣布进入紧急经营状态,业务部门将进行结构性改进、员工重组、高管薪酬降低 20%,计划推行“自愿退休”。
02
日本免税销售额创新高
相比韩国的低迷,日本市场则人财两旺。
今年初以来,日元贬值,吸引了大量的客流。
在7月,总体访日游客人数达到329万2500人,再次刷新单月历史最高记录。
其中,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访问量飙到第一,达77万6500人,在总体游客占比已超五分之一(约23.5%)。
日本5月份百货商店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两倍多,达到创纪录的718.7亿日元。6-7月份单月的销售额也维持在630亿日元以上的水平。
今年前七个月日本累计免税销售额达到3978亿日元,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销售额(3484亿日元)。
03
体验消费在崛起
海通国际的研报显示,主要奢侈品公司在亚太地区(不含日本)收入增速出现负增长。一大因素为消费者信心减弱,另一因素则为日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。
除了这些客观因素,如今“攻守之势异也”的日韩都提出了一个对外国游客的共同观察。
- 《韩国日报》:外国游客出游方式出现了改变,个体出游成为趋势,更倾向于体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与消费;
- 2024年版日本《观光白皮书》:2023年访日游客的体育比赛、美术馆门票等“娱乐服务费”比2019年增长了52%,体验消费呈现增长迹象。
这些观察也与一份针对中国人出境游的调查结果相符。
以购物和奢侈品为主题的旅行受欢迎程度接近垫底,自然海岛风光成为最受欢迎的主题,文化艺术、运动冒险类主题旅行也榜上有名。
接近6成的受访旅行社表示,大多数客户会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出境游产品和服务。
中国客源对于韩国旅游业的复苏推动是巨大的,上半年为韩国贡献近3成游客;6月,中国大陆以39.7万人次排在首位,为第一客源地。
察觉到“买买买”对中国客人的吸引力下降之后,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也紧锣密鼓开始了调整。
面向专门承办中国团体游的旅行社进行旅游商品征集活动,并选出了涵盖文化、休闲体育、治愈休养等主题的16个项目。
这些旅游项目的效果如何,待到年终答卷上交,就会明了。
04
海南免税销售额下滑,
中国免税市场瞄准国外游客?
最后,让我们把视角转向国内,海南和韩国一样,在这小半年,日子也不好过。
今年第一、二季度,海南离岛客流分别同比+20%、-1%。
同期,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、客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:
- 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各下滑24%、40%;
- 离岛免税购物客单价同比下滑21%、26%。
暑期的数据也并不好看。今年7月,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实际人次37万人次,同比减少20.7%;免税购物金额16.76亿元,同比减少35.9%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国的免税市场把目光望向了外国游客。
这两天,“广州成都深圳等8城设立市内免税店”的消息引发关注。
据了解,市内免税店的销售对象为即将于60日内搭乘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(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旅客)。
对于国外游客来说,以后在中国国内购买免税品将变得更容易,因为市内免税店的数量增加了,有市内免税店的城市也变得更多了。
今年前7个月,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过了1700万人次,同比增长了129.9%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,这些年来,除了远程的交通费用以外,入境来到国内的外国游客,消费中购物是最大的支出,大约占到25%。
这个措施能否进一步刺激外国游客的免税消费?留待检验。
评论
暂无评论
全部回复
中国游客冷落韩国,买爆日本